查看原文
其他

四大信号展现2017“史上最严”金融监管年!2018怎么看?

2017-12-31 金融家

金融家邹市明失明了!关注

来源:金融家(ijrjia)综合自新华网财经、中国产经新闻、网络等


即将过去的2017年,必然是载入中国金融业史册的一年。趣店风波、“无现金时代”之争、资管行业大一统、人工智能崛起……金融乱象纠偏的背后,无不透露着日渐鲜明的监管信号。这一年,金融业内监管令接连不断,证监会、银监会相继开出“史上最大罚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今年金融监管部门共出台重要监管文件超过20个,行政处罚超2700件,罚没金额更是超过80亿元。


这一年,监管层积极开展专项整治,重拳打击扰乱市场的行为,不管是传统金融方面,还是金融科技领域,监管层敢于“碰硬”勇于“亮剑”。“一行三会”统筹协作、为规范源头管理,联合外汇局发布了资管新规的征求意见稿,对各类金融机构的资管业务进行全面统一监管;“校园贷”、“现金贷”等互金业务被重点整顿,虚拟货币投机行为也被叫停。


这一年,某投资明星在资本市场上“走下神坛”,其曾想以6000万元资金撬动30.6亿元的上市公司资产,但是高达51倍的杠杆比例终于还是被交易所“识破”,并收到五年证券市场禁入的处罚……


这一年,金融业内发生了太多的变化,但是总结一句话就是,哪里有风险,监管便如影随形。可以预计,防范金融风险,打击违法金融活动的主基调仍会持续到明年。近日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位于今后3年中国经济的三大攻坚战首位,而其中的重点就是防控金融风险。


本文要点:


1. 四大监管信号

2. 明年:监管从严不会放松


壹. 四大监管信号


01. 现金贷“生死劫”

趣店引发的“血案”


这是一个突发事件和一轮监管政策共同作用之下的结果。要不是随后趣店CEO罗敏一番“借钱不还,就当做慈善了”的高调《回应一切》,也不至于让其盈利模式背后过度借贷、重复授信、不当催收、畸高利率等问题,揭开了现金贷乱象最后的“遮羞布”,现金贷江湖的那些恩恩怨怨也不会如此近距离地与世人对视。


今年以来,中国互联网金融公司赴美上市后谱写出一篇篇资本神话,趣店科技便是主角之一。10月18日上市当天,趣店股价上涨43%,市值一度突破100亿美元,可谓风头无两。而类似的故事还发生在和信贷、拍拍贷、融360等公司身上。但随着风险的集中暴露,对于现金贷的监管骤然而至,甚至比预期更为严厉。


12月1日晚,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明确统筹监管,开展对网络小额贷款清理整顿工作。随之而至的,还有12月8日、12月13日分别下发有关网贷市场监管的通知与条例。


政策密集下发透露出强烈的监管信号:网络小贷、现金贷等业务的“野蛮生长”将在“纠偏”中迎来急刹车。


02. 四大行牵手BATJ

争相布局金融科技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逐渐渗透到金融交易的前中后台,科技在打破金融旧秩序、助力金融创新、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无科技不金融”渐成业内共识。


风口之下,各大平台纷纷抢滩科技金融,纵观2017年,BATJ(百度、蚂蚁金服、腾讯、京东金融)纷纷与国有四大行达成合作,科技金融的热度可见一斑。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与中国建设银行牵手,将共同推进建行信用卡的线上开卡业务,以及线上线下渠道业务、电子支付业务合作;6月,京东金融与中国工商银行签署金融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将布局金融技术、消费金融、企业信贷等领域;腾讯与中国银行推出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随后,百度与中国农业银行也宣布共建“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巨头的介入,标志着科技金融领域的竞争在日趋激烈的同时,也正式进入以AI为代表的智能化阶段。


业内专家认为,金融领域的前沿科技应用才刚刚开始,新技术将对传统金融业带来持续影响,其前景令人振奋,但风险仍需受到高度关注。



03. 从“无现金时代”之争

到网联的成立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金融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逐步建立了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其中最显著的莫过于Fintech在第三方支付中的运用,甚至颠覆了传统的消费模式。事实上,目前中国已经是第三方支付特别是移动支付最发达的国家。


年初,支付宝曾宣称要用5年的时间把全中国推进到“无现金社会”,而微信早在2015年也曾发出倡议。虽然这一说法引爆了市场争议,但互联网巨头们对于抢支付市场的疯狂争抢从侧面证明了第三方移动支付的热度。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网络支付在带来了便利之余,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包括个人信息的保护等等。对于这一飞速发展的市场如何创新监管,考验着监管层的智慧。


央行支付结算司8日4日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要求各银行和支付机构应于2017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网联平台和业务迁移相关准备工作。


“网联成立后,最大的改变是切断了过去‘银行直连’的清算模式,即支付机构通过在多家银行开设备付金账户实现资金的跨行清算,这种做法实际是绕开银联的。”央行清算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按照计划,2017年10月份完成200多家银行接入,年底前完成40家支付公司接入。


04. 资管“大一统”

告别刚性兑付时代


前段时间,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导意见》在净值型管理、打破刚性兑付、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第三方独立托管等方面作出非常严格的规定,凸显当下“严监管”趋势,旨在统一同类资管产品的监管标准,防控金融风险。


统一监管背后是近些年资产管理业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众多风险和问题。比如,银行表外理财,银信合作、银证合作、银基合作中投向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产品,保险机构“名股实债”类投资等,具有影子银行特征。这类业务透明度低,容易规避贷款监管要求,部分投向限制性领域。而更让外界担忧的是,国内金融业目前所存在的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和关联套利等问题恰恰集中表现在资管业务上。


明年:监管从严不会放松


过去一年,在强监管的主基调下,监管部门专项整治市场乱象,弥补制度短板,不断引导金融机构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增强了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展望2018年,业内普遍认为,2018年金融业将继续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放在首位,监管机构的牙齿将更“锋利”,监管将更加严格标准更高,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也将会加大。


“今后3年,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每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被看作是未来一年经济工作的“定盘针”。近日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的金融监管工作做出了上述安排。

  

“明年金融监管的力度会更强。”宋清辉记者分析,在原有领域强监管的基础上,对金融科技领域的监管或成为2018年的工作重点。在他看来,金融科技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由于其进入门槛低、去中心化等特征,给该领域带来了特定的风险。例如:互联网金融行业多头借贷就是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例子,一些平台打着创新的幌子却没有真正回归金融本质,反而危及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副主任董希淼同样分析称:监管部门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强监管将持续推进,比如,银行体系的同业业务和资管业务,而非持牌金融机构从事的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将会被清理,现在风险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金融和民间金融领域。

  

下一步应继续抓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活动不放松,进一步弥补在监管协调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监管短板,从源头把控、过程严管、事后追责等方面采取更有力措施,构建针对互联网金融和民间金融的监管闭环,切实防范和化解突出风险,维护好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好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央行宏观金融监管加码“今年可以说是中国金融领域的规范年。”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江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评价。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的主基调下,今年“一行三会”的监管集中在多个方面。

  

具体来看,央行对于宏观金融风险的监管逐渐加码:首先是对于银行业的MPA监管逐步从严;其次是对于外汇监管的逐渐加强;第三点是对于支付产业监管逐渐规范;最后,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监管重点在于互联网金融的利率管理,譬如:校园贷管理,消费贷管理等。

  

记者梳理发现,央行已于今年一季度起,在银行业MPA评估时正式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范围,以合理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表外业务风险的管理,防止银行通过表内与表外资产腾挪规避监管。


往期回顾

6.5亿豪宅月供就要230万,背后真相竟是...

5000多员工突然被裁!万达帝国被谁撼动?


 投稿邮箱:zhidian@xiaotongren.com 稿酬从优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有侵权,麻烦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确认后第一时间删除。多谢!

各位读者阅读完这篇文章 ^^,如果您喜欢,点个赞给小编一点鼓励吧!

金融家粉丝专享福利原价980元的全天门票

 前50名免费领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报名《2018胡润新金融百强榜》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